深夜球鞋评测# Adidas A3 Garnett2
球鞋评测# Adiddas A3 Garnett2 深夜继续球鞋评测,原本本次评测的对象是另外的鞋子,因为KG经典的鞋款太多,笔者一直打算是有时间了整体进行下梳理再动笔,结果就拖着一直拖到9月24日KG正式宣布退役,21年的职业生涯,从高中毕业到40岁,1462场比赛NBA第五,50418分钟比赛NBA第三。史上最伟大的两个21号都选择了在这个夏天退役,真的是惆怅。为了防止拖延症坏事儿,决定强迫自己动笔为KG写点儿什么。各种纪念软文网上都有的是,我就不掺合了,还是继续我的深夜球鞋评测吧。今晚给大家带来KG在阿迪达斯的巅峰球鞋、也是笔者最爱的款式之一----- 阿迪达斯 A3Cub Garnett2,按照以往的风格,这次依旧从实战的角度考虑进行评测。KG作为 “天才高中生跨过大学直接进入NBA”的代表人物, 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时代,在他之前,高中生直接打NBA鲜有成功的例子,直到KG的出现使整个NBA对人才的评价体系、球探体系等将更多的目光转向高中篮球场,才有了后来包括小奥尼尔、霍华德、夸梅布朗等高中生的涌入。从95年被森林狼选中到07年交换到波士顿凯尔特人再到15年回到森林狼,不论是森林狼时期和马布里、古格利奥塔组成“青年三人组”、和卡塞尔、斯普雷维尔组成“三头怪”横扫联盟,还是在绿衫军时期和君子雷、皮尔斯开启“三巨头”时代夺得冠军时期。KG都用他无与伦比的场上和场下影响力感染着队友,仰天长啸的怒吼、捶胸顿足双目怒视对手的凶狠、还有没完没了的垃圾话。有KG的比赛永远充满着激情,同时KG在场上的在战术作用也让他充满了革命性,KG有着2米11的身高,但是却拥有堪比后卫的控球技术、灵活性和柔和手感,以及他在芝加哥街头练就的一身好勇斗狠的功夫。就连帕特莱利都无不羡慕的说KG是他心目中能五个位置都胜任的最理想的完美人选,完善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可以让KG从一号位打到五号位,也为KG后来自带防守体系奠定了基础,引用张公子的评价就是“他的上线夹击、大范围游弋和扫荡,对联盟的防守端是一场革命。他在凯尔特人防守体系里的作用,间接让锡伯杜体系被全联盟仿效,导致了全联盟从2008年后,多少改变了“持球手主攻”的策略,大批空间型射手因此上岗。所以,一切灵活型内线以及因此获益的射手,都欠了KG(和锡伯杜)一份工钱。”而或许是KG自带防守体系的能力太强大了,大家经常会忽视KG在进攻端的得分能力和内线策应的超强组织能力,巅峰时期的KG在三秒区右侧的翻身跳投、内切袭蓝和20英尺的空位中投都近乎无解,再加上历史级别的内线策应能力和传球视野. 造就了KG是历史唯一连续6个赛季打出“20+10+5”这样全面数据的的现象级球员。 而作为加内特个人巅峰的见证,Adidas A3Garnett2伴随着KG拿到了职业生涯唯一的一座个人常规赛MVP以及当季的最佳防守球员。当时的KG刚从AND1转投运动巨头阿迪达斯,KG1作为匆匆推出的过渡鞋款只穿了04赛季的后半个赛季。而在2005赛季全明星赛前,阿迪达斯正式为KG推出了这双阿迪达斯 A3Cub Garnett2,和阿迪达斯推出的第一代The Garnett1相比,The Garnett II在外观和科技上都作出很大的改变,此前被阿迪达斯一度视为主打科技的A3技术,在The Garnett II的身上也得到了更实用的改进。前掌则以adiPrene+缓震胶吸收运动中的脚底冲击,并继续使用Torson System加强足弓部位支撑保护效果,后脚跟则以A3 Structure立体结构体,增强吸震、传导功能,踏出比别人更快的第一步,鞋舌部分采用网眼材质,让双脚在场上能同时感受到稳固的包裹效果及舒适的透气感受。KG从初入联盟时穿着AJ11,到2000年奥运会时的“风二”再到阿迪达斯的这双KG2。我们可以看到KG所穿的球鞋都是当时推出的顶级鞋款,而这双鞋也反映了KG对球鞋的要求,保护性要好同时不能太沉。因为活动范围大,不像传统的内线球员只在三秒区内活动,所以KG的鞋子一定不能太沉,影响脚步,但是作为内线大闸他每晚都要在内线进行搏杀,所以对鞋子的保护性要求格外高。KG前期的鞋子都比较偏向于锋卫摇摆的设计,可以说从这双KG2开始,他的球鞋逐渐偏向了内线的设计风格,到阿迪达斯后来推出的BOUNCE以及TS COMMANDER系列以及安踏为他推出的签名鞋,都已经是明确定位为内线球员设计的篮球鞋,那是后话,在这里暂且不表。而作为一款已经由近十二年历史的老鞋,笔者等下在文中会具体讲到球鞋的细节。
言归正传,先说说这双鞋的球鞋配置,中底:前掌ADIPRINE,+后掌大面积A3 Strucure+TROISON防扭转中底,鞋面:双层全皮质鞋面。鞋子我是在05年3月入手,购买的就是主推的全黑配色,刚出的时候专卖店统一价是1080元(没错,我是勒紧裤腰带狠心原价买的),当时的价格已经算阿迪达斯的高端鞋了,但是因为鞋子的价格定位确实有问题,球鞋销量也一般,最后很多配色都6折出现在专卖店。入手之后一直实战到10年,基本都在塑胶场地或者木地板,和另外一款轻质球鞋Team T-mac1轮换实战。直到JORDAN FLY WADE2入手之后这双鞋才彻底完成使命,不过笔者对鞋子一直非常爱惜,所以鞋子保养的还比较理想。 笔者身高1米84,体重80公斤,每周最少两次球,每次三个小时左右。经常活动的地点还是家附近的塑胶篮球场和室内木地板场地。打法偏内线突破(因为没篮子),作为左撇子,个人习惯从右侧三分线向内突破或者在右侧三秒区要球三威胁。酷爱防守,无论一对一单防还是联防都爱到不行,打全场喜欢下快攻(因为真能跑)。因为笔者的打球风格比较追求身体对抗而且每场球都跑的很多(我是真的爱防守而且要跑快攻),并且突破第一步通常比较快,步幅也比较大,所以非常在意球鞋的启动和贴地感,因此对球鞋的重量和缓震要求比较高,即鞋子不能太沉从而影响速度和步伐,缓震也不能太软太塌陷,因为鞋子太软容易导致启动吃力,而且会消耗更多的体能。要做到重量和缓震的平衡的确看起来确实难以兼得,而作为一双内线鞋款,要做到上述的要求则更为难上加难。接下来,送上我的球鞋评测,依旧是满分10分制。
外观:8分 阿迪达斯 KG2一拿到手就只能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它--斗士,厚实的双层皮质鞋身,像极了古罗马角斗场的斗士所穿的铠甲,修长的鞋身,鞋帮的两侧高耸的脚踝支撑,也验证了这双鞋的设计就是为了KG这样的斗士而准备的,而在左脚皮质夹层里则绣着“MALIK2”的字样,那是KG为了纪念因车祸亡故的好友MALIK,由此也可见KG是一个特别重情重义的男人。鞋子后跟则有KG交叉着受持篮球的剪影,依旧是街头范儿。可以说KG2的外观充满了太多低调的细节。而技术方面,球鞋第一次给KG配置了大面积的后掌A3 STRUCTRUE的结构缓震,在那个没有LUNAR和BOOST技术横飞的年代,A3就是当是阿迪达斯为了对抗耐克气柱技术的杀手锏。纵观后面KG穿着的球鞋,不论是TS COMMANDER,还是后期的ANTA,球鞋都依靠着大量的缓震胶等物理缓震而不是A3这种结构缓震,这或许是因为KG真的不那么在意球鞋的配置,同时球鞋赞助商的营销策略也发生了定位上的改变,后来让KG代言的鞋款也是中端鞋款居多。而这款KG2修长的鞋身搭配皮质鞋面来为鞋子提供了不错的支撑和保护。而且从鞋子的配置与定价也能看出阿迪达斯当时对这双鞋的重视程度,只可惜KG相对低调的市场号召力以及球鞋本身市场定位的偏差,导致了这双鞋的叫好不叫座。另外,因为笔者买的是全黑配色,鞋面的皮质部分没穿几次就容易沾染灰尘皮质的鞋面容易皱褶。但是舒适性确实比现在的塑料鞋好太多。而日常的保养建议就用湿布轻轻擦拭鞋身即可。不需要其它方法擦拭。 就像我以往所说,外观这回事见仁见智,不好给分。从我个人给角度,我给8分。
脚踝保护:9.5分 对于高帮鞋和低帮鞋的脚踝保护一直都存在着各种争议,传统观念上认为高帮鞋能够更好地保护脚踝,同时也会牺牲了更多的灵活性为代价。但是经过各种数据的统计和研究也显示,脚踝的受伤几率和球鞋高帮低帮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脚踝受伤与否的原因是多样的,从职业选手的角度来讲,更多的和脚踝力量的强弱、赛前的固定和护踝是否打好、热身是否充分都有关系。ZK4和ZK5这两双经典鞋同样是低帮,但是科比也没有因为低帮鞋而脚踝受伤,相反穿着ZK4和ZK5拿到了职业生涯最后两个总冠军。因为针对KG主打内线但是脚步快并且十分灵活的特点,阿迪达斯 KG2的鞋帮设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沉重,而是尽可能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不降低灵活性。同时,鞋帮两侧使用不同的海绵材质进行保护,脚内侧用的是硬质海绵,减少加速突破时对脚踝的冲击,而脚外侧使用的是稍微软一些的海绵,保证了启动时的灵活性。阿迪达斯 KG2的鞋带眼一共有7个,如果穿到最后一个并系紧鞋带的话,可以感到十足的束缚感,而经过细节打磨的阿迪达斯 KG2,在兼顾脚踝的保护性和舒适性方面,可以完胜很多高帮鞋。即使笔者的脚踝很粗,也没有发生如今不少高帮球鞋的卡脚情形。但是如我以往所说,其实真要是想保护好脚踝,还是建议大家一要做好热身,二是尽量戴上护踝,三是平时就要加强脚踝的力量锻炼。 鞋面支撑:9.5分 笔者最满意的就是KG2的鞋面支撑,双层的皮质鞋面带来了几乎完美的鞋面支撑,虽然从现在的球鞋工艺的角度看,皮质鞋面显得重量大而且透气性差。自从2008年耐克推出飞线技术在HYPERDUNK08的横空出世,各大球鞋厂商对于鞋面形态和编制手法都经历了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如何提高鞋面的使用寿命也同样推进着各大品牌的不断竞争,而不论是耐克的FLYWIRE\FUSE、FLYKNIT 技术、UA的FitFoam技术、阿迪达斯的Primeknit技术等,花样繁多,名称各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核心技术就是将多种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作为支撑底层,轻质透气的网格,TPU 薄膜作为表皮)通过热熔压接在一起的复合物或称混合物。这种热压融合使多层材料产生了超强的机械结合,并将塑料通过高温烫印在织物网面的鞋面上,通过不同的线条形状来实现具备的加固和整体的张力并大大减轻了球鞋重量。虽然说这种轻量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主流,笔者认为各大球鞋商更多的考虑其实是从成本上出发,球鞋的价格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鞋面却从价格更高的皮质转为塑料,相信逐利的球鞋商肯定有动力来进行更大力度的研发,这也是不可逆的方向。但是相信有很多和笔者一样的老SNERKERHEAD尤其是从98年左右开始玩鞋的人都很怀念那个球鞋设计百花齐放的时代,皮质的球鞋所带来的手感和质感、哪怕是皮质球鞋散发的味道都令人怀念,而皮质球鞋所带来的那种厚实感和踏实感也不是现在的轻量化鞋面所能够体验到的。而阿迪达斯 KG2的皮质鞋身在那个没有FLYWIRE\FUSE 技术的年代就是非常厚道的配置,究其原因是鞋子为了保证支撑性所以使用的是双层皮革,所以在鞋头、鞋后跟处等重要支撑部位多就想铠甲一样保护着双脚,实战过几次以后,尤其在内线突破和抢篮板时,你会发现鞋面支撑简直完美,鞋面并没有因为大幅度的动作而产生大的变形。在KG每晚都要在内线搏杀的情况下,这样的鞋面支撑给他提供了最大的保护。但是皮质球鞋的缺点就是打过几次球之后鞋面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皱褶,不过瑕不掩瑜。鞋面支撑我给9.5分。 球鞋包裹性:7分 阿迪达斯 KG2鞋内虽然使用的是全掌内靴,但是包裹性却不尽如人意,内靴从鞋头一直到后跟都有,但是打球时间久了会感觉到脚趾有些许疼痛感。另外,笔者习惯从从三分线45度角内切和篮下突破急停变相,这两个动作都属于多方向变速运动,对鞋子的包裹要求也非常高,在笔者系紧鞋带之后,球鞋的包裹感并不明显,但是感觉无论是急转急停还是突破变相,整个鞋面尤其是后跟都没有紧紧的贴在笔者的脚上,特别是在突破急停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脚在鞋内的滑动,所以笔者在持球突破的时候更加小心。而笔者在防守时的感觉更为明显,侧滑步和交叉步时大量的长时间横向移动容易导致球鞋包裹性的下降,从而影响下一个动作的启动。相比于KG以往穿着的风二、AND1等鞋, 阿迪达斯 KG2的包裹性不如以往,或许是因为KG打法的愈加偏向内线,所以突破和变相等动作变得更少,鞋子的侧重也更加偏向于保护而不是包裹性。同时,阿迪达斯 KG2的鞋头周围设置的一层人造皮革的保护圈非常实用,在脚趾头被踩到的时候可以提供保护,对于包裹性我给7的低分。
鞋底耐磨性:7.5分 阿迪达斯 KG2的鞋底用的也是NON-MARKING大底无痕橡胶(那个时候XDR技术还没有在篮球鞋当中普遍使用),耐磨性中规中矩,笔者实战20次以后鞋子前掌内侧的纹路依然清晰,但是后掌外侧的纹路就有相当程度的磨损了,尤其是后跟已经可以看到海绵了。当然这或许也和笔者的打法有关系,因为内切突破而且喜欢转身急停,所以受力点也集中在前掌内侧和后掌外侧。所以建议如果没有XDR配方的球鞋还是在木地板和塑胶场地打球吧。为了让鞋子寿命长一点,这双鞋只用在内场就好。考虑到鞋子能艹将近5年,耐磨性算是中规中矩吧。 鞋底抓地力:8.0分 虽然阿迪达斯 KG2的耐磨性一般,但是鞋底的抓地力真的很出色,考虑到KG虽然身为内线球员但是快速轻灵的打法,时常要大范围移动甚至到三分线附近,所以为他设计的鞋子抓地力必须要强。阿迪达斯 KG2使用的是传统人字形大底纹路,简单实用。笔者在之前的评测里也提到过家附近的室内篮球馆常年没有人打扫,落灰很多,曾经也因为穿着ZK5打球一场球滑到5次(不是黑ZK5,而是我们场馆落灰太多),但是穿上阿迪达斯 KG2无论突破和急停变相,完全不怕场地打滑。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底人字纹的成熟设计能够提供强大的抓地,另一方面是阿迪达斯 KG2的纹路很深,确实不容易吃灰。值得表扬的是鞋底设计的细节,在鞋底的前掌和后掌,设计了一排凹槽,不要小看这个设计,它保障了脚底发力够牢牢的的吃住劲儿而不打滑,尤其在快速向后挪动的时候,这种凹槽设计可以大大提高鞋子的稳定性。所以如我以往所说,好的球鞋设计和穿着体验,往往由很多细节来支撑。
中底稳定性:8.5分 阿迪达斯 KG2的中底使用的依旧是是成熟的TROISON防扭转系统,其特点就是形态多样化而且更轻量化,KG2将TORSION防扭转置放在鞋底中间的大面积TPU板,同样将TPU延伸到了后掌镂空设计,在足弓的两侧将TORSION塑造成了一个倒三角型的设计,大大的增强了鞋底的稳定性。在KG拼抢时给予足底更踏实的保护。另外,与笔者穿着的HD08和Team T-maci1 相似,阿迪达斯 KG2在前掌两侧进行了延伸和外包设计,增大了球鞋的受力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球鞋稳定性,尤其是急停突破的时候感触更加明显。考虑到KG劲爆的身体素质,对于能飞善扣时的KG的足底的稳定性考验很大,在内线球鞋因为重心高等先天不足的前提下稳定性的增强更有利于球风洒脱、但是年龄逐渐增大的KG。另外,有人吐槽TORSION系统不如碳板显得高端,平心而论,碳板在轻质和延展性方面确实有它的优势,但是在业余玩家打球的时候,普通TPU和碳板的细微区别很难被体会出来。而且中底的稳定性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中底那一快板就能决定的,还要考虑到球鞋的鞋面设计、鞋底的橡胶材料的配置等等多方面因素。 鞋底缓震性:7.5分 KG2的中底缓震采用了前掌ADIPRINE+和后掌A3 Structure缓震的搭配,A3缓震技术的推出坊间认为是阿迪达斯为了对抗耐克的SHOX气柱缓震而推出的,其实论起结构缓震的研发阿迪达斯比耐克早了很多,但是研发归研发,如何投入市场这方面阿迪达斯就比耐克迟缓了很多。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A3即阿迪达斯的第一种结构减震技术推出晚于耐克的SHOX,所以A3的出现不免有跟风SHOX的嫌疑,尽管A3的出现仅仅晚了那么一点点。而“出生日期”上的劣势让A3自从出现伊始就生活在SHOX的阴影之下,用现在的话说,当时不少人觉得A3就是“山寨版”的SHOX。不过抛开这些,A3技术本身还是与SHOX有一些差别甚至存在一些优势。同样作为可视科技的A3技术采用了立方体模块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比SHOX技术的圆柱结构更加复杂。各模块单元间隙为弹性橡胶的弹性形变留下了空间,这样更加立体化的结构使得A3技术要比SHOX技术将冲击力完全竖直处理的结构要更加稳定。而且相比SHOX初期仅仅运用在球鞋后跟不同,以往对于科技运用小心谨慎的阿迪达斯为了最大程度上让A3技术发挥潜能,网球鞋上使用了前掌A3的设计,以保障网球运动员比赛时前掌落地、发力以及扭转时对于冲击力的转换。而在慢跑鞋以及篮球鞋上则使用在了球鞋后跟上,最大程度上完成减震的功效。除此之外,由于材质上的运用,A3技术在脚感上要比SHOX以及此后几乎所有结构减震都要柔软,十分舒适。不过作为结构减震的早期代表,A3在原理以及性能上还是与SHOX不乏相似之处,也正是因此,阿迪达斯甚至遭到了耐克的起诉,不过这个官司最终也是无疾而终。和SHOX技术类似,A3技术也分为缓冲系统、引导系统、稳定系统和能量转换盘即TPU承托盘这四部分。由于人在运动时,脚部要承受相当于人体重数倍的有害冲击力,而结构减震的工作原理恰恰是通过结构中的弹性形变吸收这些冲击力并且在一瞬间将其转化为能量储存于整个减震系统中,而当由于弹性形变使得减震元件产生与冲击力方向相反的反弹从而将能量完成反馈的时候,无形间帮助穿着者更加轻松地完成下一个运动动作,而这三个步骤在同一瞬间完成也是A3科技的命名意义所在。这是A3与SHOX甚至所有结构减震共同的原理,无论它们表面呈现出的是什么形态。如果说A3的舒适性是它相比SHOX技术的最大优势,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A3在竞争中不落下风的话,那么重量则是A3永远的痛。由于SHOX采用了圆柱状结构,各个柱体之间空隙较大,所以自然重量不算沉重,况且SHOX柱内也采用了中空建构。但是A3则完全不同,模块式减震结构相对来说镂空空间较小,并且为了保持球鞋的稳定性,A3技术中的弹性橡胶的密度也不低,这造成了早期的A3球鞋总是面临超重的苦恼,而在篮球鞋上,A3的重量也随着形态演变不断做着减法,从早期的A3 CUB到KG2 的A3 STRUCTRUE再到后期KG4的Bounce,镂空越来越多,轻重也越来越轻,缓震效果也越加明显。回到这双KG2,前掌的ADIPRINE+自不用说,缓震效果中规中矩,后掌的A3 STRUCTRUE则是实实在在的“震脚”,在落地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的“震”,但是比起ZOOM气垫,A3的稳定性有余,缓震效果确实还有提高的潜力。所以缓震方面我给7.5分的中等分数。 透气性:6分 阿迪达斯 KG2在鞋头和鞋面都没有透气孔,也就是鞋舌有透气孔的存在但是感觉装饰大于实用,皮质鞋面的特点就是透气性一般,这点也不能强求。而且KG2是双层鞋面,基本打球之后笔者的袜子也是湿透了,不过笔者本身脚也爱出汗,我对透气性的要求也不高,所以透气性方面我给6分的及格分。 以上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阿迪达斯 KG2球鞋评测作为一双特点鲜明的鞋子,阿迪达斯 KG2鉴证了狼王个人的辉煌,如今狼王落叶归根之后终于退役,传承的火炬如今到了唐斯维金斯们的手中,愿标靶中心的捶胸怒吼永存。
引自 @GET-USER-374756:
支持经典
引自 @GET-USER-391695:
这个评测我给满分
引自 @GET-USER-45343:
你穿多大的?
引自 @GET-USER-131702:
在写了!最近KG退役。收了上年复刻的air kg3。才上脚没几天呢!还想写个横向对比的测评。在挑鞋子呢!
引自 @GET-USER-45343:
话说你太久没写评测了!
引自 @GET-USER-131702:
鞋底不怕粉化?求上图求测评啊!
引自 @GET-USER-131702:
鞋底不怕粉化?求上图求测评啊!
引自 @GET-USER-45343:
VC5还算是年头晚的了,07年的。过去用的都不是环保胶水,那个牢固程度完胜现在的鞋子。
引自 @GET-USER-131702:
重点系就算保养好!胶水这么多年不怕脱?
引自 @GET-USER-45343:
我对鞋子那保养的程度~我都心疼我自己~
引自 @GET-USER-131702:
卡特的鞋现在还能穿?
引自 @GET-USER-131702:
卡特的鞋现在还能穿?
引自 @GET-USER-45343:
我琢磨着下次把卡特鞋的评测给做了,否则拖延症一犯又拖到卡特退役了……。